搜索
工作报告 首页/ 检务公开/ 工作报告/

鸡西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19年)

时间:2020-09-16

来源:鸡西市人民检察院龙剑网

编辑:杜品波

录入:孙嘉丽

审核:王宏斌

【字体:  
鸡西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1日在鸡西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鸡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凌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市委和省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省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强化监督凸显主责主业,以专项整治促进队伍建设,推动检察工作转型发展,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聚焦中心工作,精准服务鸡西转型发展
坚持检察工作服从服务顺应全市发展大局,找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为鸡西转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与公安、法院联合制定涉企案件速办机制,通过快移送、快批捕、快起诉、快判决,有力打击影响生产经营的各类犯罪,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与监察委会签《办理职务犯罪案件配合协作意见》,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领域等职务犯罪,决定逮捕15件15人,起诉42件78人。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建立联系点35个,实行涉及非公企业案件报备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服务,开展法律讲座6次,提供法律咨询27次,为民营经济发展护航。
——助力维护经济秩序。依法妥善处理经济领域矛盾和问题,严惩强迫交易、非法经营、假冒注册商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批捕5件6人、起诉4件12人。紧盯金融、网络、融资等领域发生的重大风险隐患,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批捕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9件9人、起诉12件22人,努力营造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助力推进扶贫攻坚。严惩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起诉3件4人。加强司法救助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救助18人,发放救助金19.5万元,避免因案致贫。两级院共派出11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解决村委会供暖,乡村路灯,贫困户危房改造、手术医疗费、农业畜牧生产资料等问题40多个,修建村路5公里、桥梁1座,提供图书1000册,帮助贫困家庭争取光伏发电、无人机、种植养殖等产业项目,平均每户年增收1600多元,64户贫困家庭脱贫。市院驻村工作队被虎林市委授予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
二、聚焦平安需求,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严格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树立“平安是最大的民生,稳定是最好的环境”理念,突出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批捕各类刑事犯罪720件989人、起诉1019件1358人,深入推进平安鸡西建设。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坚决惩治严重侵犯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暴力犯罪,批捕75件82人、起诉152件183人;严惩多发性侵财犯罪,批捕诈骗、盗窃犯罪188件201人、起诉277件346人。与公安机关制定了《关于提前介入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活动引导侦查取证工作办法》,规范毒品犯罪侦办工作,严厉惩治毒品犯罪,批捕45件52人、起诉32件40人。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凌厉攻势、秉持实事求是、坚持破“网”打“伞”,实行检察长与办案人双背书、挂牌督办、提前介入、捕诉一体、案件会商等机制,形成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压态势。批捕涉黑涉恶犯罪25件53人、起诉9件57人,介入引导侦查率100%,纠正漏捕2人、追诉漏犯2人、向相关部门移送“保护伞”线索2条。依法对公安机关在2018年移送的金莞东等22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8件35人恶势力犯罪案件均提起公诉。
——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批捕211件343人、不起诉110件153人,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做到一案一释法、一案一说理。中央第六巡视组、省院及省电视台《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组移交的13件信访事项全部办结。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办案区和观护基地建设,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12人;实行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机制,避免未成年人在案件诉讼中遭受二次伤害,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聚焦司法公信,有力凸显法律监督职能
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法律监督新理念,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着力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检察产品。
——做强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强化“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深度应用,推进市政府将信息共享平台录入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开展“保护黑土地、保护大森林”等五个立案监督小专项活动,推进落实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立案监督工作。办理立案监督案件44件48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件7人,工作经验被省委政法委转发。与公安机关会签《关于重大疑难案件公安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的工作办法》,对51件重大疑难案件提出了意见建议,公安机关全部采纳,提高了侦查质量。
——做实刑事审判和民行审判监督。探索“三书会审”机制,规范刑事判决、裁定的备案审查,提高抗诉工作质效,提出抗诉并有判决结果5件,采纳率达100%。与司法行政机关、居民(村民)调解组织及法律服务组织建立联系机制,着力破解民行审判监督案源问题。办结二审申请监督案件78件,提请省院抗诉19件;办理民事行政执行监督案件17件、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案件25件,均被采纳。
——做优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坚持“大墙内外”监督全覆盖,对监狱、看守所刑罚和强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察,纠正提请减刑假释不当36件。在监外执行监督中纠正监管执行不当21件,社区矫正检察经验被最高检转发。检察财产刑执行案件512件。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62件,工作做法被最高检采用。加强派驻检察室创建工作,市院驻鸡西市看守所检察室、鸡台地区院驻鸡西监狱检察室被最高检评为全国示范检察室。
四、聚焦百姓福祉,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关注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身体健康、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办理有影响的公益诉讼案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争取领导和支持,营造良好氛围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公益诉讼工作开展及案件办理情况,争取领导、支持和监督。市委高度重视、市政府大力支持,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将公益诉讼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确保公益诉讼行稳致远。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加强对公益诉讼工作的监督,为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注重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实行一体化办案机制,以市院为主导,基层院为主体,整合全市公益诉讼办案资源,保持办案工作均衡开展。完善内部配合机制,推进整体联动。建立外部协作机制,会同纪检委和13家行政单位会签《关于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形成良性互动。在市卫计委等5家行政执法单位派驻检察联络室,同步互派干部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借力发力。
——不断扩大战果和影响,捍卫公共利益。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和“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医疗废物清理”“水源地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百日攻坚战,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5件,制发检察建议158件。以诉前建议形式督促城管部门对学校周边售卖简餐进行治理,对“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餐饮服务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者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开展二次供水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办理案件35件,监督市供水公司成立全市首家专业清洗公司。与市卫计委联合开展整治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立案调查23件。对在小煤矿关闭整治过程中,监管领域相关单位不作为,致使公共利益遭受重大侵害的2件典型案件,进行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公益诉讼工作做法被多家媒体报道,被最高检推介。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现场会在鸡西召开,市院专题介绍了办理二次供水公益诉讼案件经验。
五、聚焦素能提升,切实强化过硬队伍建设
以“五个过硬”为目标,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决心和勇气,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淬炼队伍,为鸡西检察发展提供政治、思想和人员保障。
——努力提升思想站位。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类政治培训和专题讲座,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深化对习近平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和视察黑龙江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解。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升国旗仪式、宪法宣誓等活动,教育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全力提高司法能力。利用“中检网”“龙检大讲堂”“检答网”等教育平台,开展学习培训10期,组织业务实训、岗位练兵、案例研讨等活动25期。举办鸡西市首届公诉人大赛,24名公诉人得到锻炼。50名业务骨干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接受了刑事检察业务技能实训。组织干警观摩市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出庭支持公诉韩冬炎、朱金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发挥入额院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检察队伍素能不断提升。
——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围绕深化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开展窗口服务、司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检察队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作风顽疾,集中攻坚整改。践行“四零”承诺,完善监督机制,持续正风肃纪。直面近期检察队伍中暴露出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深化警示教育,引为镜鉴。发挥巡察督察作用,巡察基层院3个,开展督察8次,发现问题32个,点名通报8次。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理念,走访人大代表220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视察特色工作、参与业务评审、观摩司法活动等110人次。办理代表委员建议28件、提案8件。召开新闻发布会11次,向社会通报检察工作14项。依托案件信息公开网发布重要案件信息840条,公开法律文书1036份,提升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检察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成年人检察、案件管理、检察信息、扫黑除恶等工作分别在省院会议上介绍经验,司法责任制改革和服务非公企业经验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交流。市院被省院荣记二等功,滴道区院被最高检荣记一等功,公诉和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被荣记集体三等功,侦查监督、控告申诉、警务、技术部门被省院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和省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监督,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干警向各位代表和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检察工作还存在着问题和短板:一是法律监督工作在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方面布局不优、路径不宽、通道不畅、措施不硬,办案效果与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二是围绕大局落实检察工作的能力不足,服务大局的力度不够大,缺乏有效管用的措施和办法;三是新时代检察工作转型发展时期,还存在思想动力不足,严格依法办案意识不强的问题;四是检察队伍编制不足、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尽早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牢牢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以强化法律监督为主线,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树立双赢多赢共赢、办案与监督辩证统一、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的理念,确保优化检察监督布局、提升检察案件质效、提高检务保障水平有新突破,锤炼政治特别坚定、素质特别过硬、纪律特别严明队伍,实现鸡西检察工作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为加快打造鸡西转型发展升级版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以更优的成效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部署要求,谋划和加强检察环节服务保障举措,为鸡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鸡西转型升级大讨论,细化落实省院制定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18条意见、8条禁令和服务民营经济10条措施。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妥善办理涉企案件,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二是以更硬的手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职能,在推动平安鸡西、法治鸡西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严重侵犯群众人身和财产权益犯罪,积极参与缉枪治爆、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推动依法不捕不诉少监禁,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推进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安定。
三是以更大的力度强化各项检察监督。坚持宪法定位,全面强化刑事立案、侦查活动、刑事审判、刑事执行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突出解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违规立案、越权管辖、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量刑畸轻畸重、诉讼程序违法、侵犯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是以更强的担当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以亲民、利民、近民、惠民的爱民情怀,积极回应群众的新期待。坚持公益核心,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重点办理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积极参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监督活动,突出抓好土地出让金管理、托幼机构安全、牲畜检疫监管、烈士陵园保护等小专项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增进民生福祉。
五是以更严的举措强化过硬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推进内设机构改革,提高工作效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坚持刀刃向内,持续深化作风整顿,加大正风肃纪力度,提升全面从严治检水平,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
各位代表,法治兴则国家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和省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鸡西检察工作新局面,为实现鸡西转型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版权所有:虎林市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1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90